新闻资讯

News

直击ADE | 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完美融入电子音乐

发布时间: 2018-11-06

中国的电子音乐发展正在呈现一个逐渐明朗的趋势,如何在中国建立起电子音乐文化是推动电子音乐在国内发展的关键问题,仅仅靠复刻国外的电子音乐是行不通的,更多的是需要借助本土的艺术家和明星来结合中华传统形成属于中国自己的电子音乐文化。

微信图片_20181106121759.jpg

在刚结束不久的电音盛宴ADE 2018上,BHM兄弟时代的执行总监Paul NeuteboomISY中民文化副总裁Fay WangID&T 国际部总监Rosanne Janmaat 厂牌Independent 主理人Dio厂牌Liquid State艺人与作品部主管Robin Leembruggen、齐聚House Of China主题论坛Putting the C in Dance”,现场探讨如何将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融入电子音乐领域,又如何将具有中国风的电子音乐传播到世界。

微信图片_20181106121808.jpg

开场Dio为大家介绍到,现在中国参加电子音乐活动的人数和从事这方面的艺人数量明显增加,也有越来越多的音乐公司开始支持这个行业,能明显地感受到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势头迅猛。对此,在中国工作了七年的Paul也有同感,他认为中国电子音乐开始发展的原因之一,是近两年有一批关键抉择引导人的加入,对电子音乐本土化做出了极大贡献,同时他也提出了培养本土艺人是发展电子音乐的关键

微信图片_20181106121813.jpg
Liquid State艺人与品牌主管Robin Leembruggen)

作为厂牌代表,Robin说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厂牌和艺人在学习制作电子音乐,期待未来中国优秀的本土制作人和DJ的出现。ISY主办方中民文化的副总裁Fay Wang表示在考虑演出艺人阵容的时候,比起大量邀请国外大牌DJ,也更倾向于可以邀请更多中国本土的新兴能量为中国电子音乐市场注入新鲜力量。



微信图片_20181106121816.jpg
(ID&T 国际部总监Rosanne Janmaat)

Rosanne提出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需要从底层开始让文化扎根,现在中国市场还面临着音乐的问题,荷兰的电子音乐正是从培养音乐环境发展起来的,不同的是,中国是一个以艺人为主的市场,所以还需要借助厂牌的力量培养更多的本土艺人,这样才能够帮助电子音乐逐步发展称为文化现象。对于关键抉择引导人来说,要做的就是把音乐节带到中国,吸引人们来到现场,让更多人了解电子音乐,这才有可能让更多人有兴趣成为DJ。


作为今年被邀请到ISY荷兰ADE中国之夜上演出的中国电子音乐人代表徐梦圆,就一直在为电子音乐的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将琵琶、古筝等中国传统的音色大胆融入到欧美电子音乐中,创作出具有浓郁中国风的音乐作品,完美地展现了中国传统与电子音乐的巧妙结合,吸引了更多中国用户接受并喜欢上电子音乐。正如他曾说过的那样,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感受到电子音乐的魅力,越来越多人变得跟他一样热爱电子音乐。

微信图片_20181106121858.jpg

中国有一个完全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娱乐文化体系,所以娱乐产业发展速度惊人,而古往今来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将中国传统文学引入音乐的经典曲目也令人赞不绝口,利用中国元素融入到音乐创作中,这将是中国电子音乐的一大优势。Paul反映有不少国外的音乐制作人也对与中国艺人合作十分感兴趣,包括去年在中国大火的Hip-pop、EDM等风格。

微信图片_20181106121901.jpg
(BHM兄弟时代的执行总监Paul Neuteboom)


不论是主流的EDM市场,还是相对小众的地下音乐,Dio觉得中国的艺人需要有机会走到世界的舞台,与更多元化的音乐制作人进行交流,在这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帮助他们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音乐,还有可能会产出一些新的音乐风格。

 

中国电子音乐市场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中国的观众还在探索什么是电子音乐,对于更深入的电子音乐风格还不够了解,所以推动电子音乐文化的发展是很有必要Paul认为比起被某个大牌DJ吸引去参加音乐节,他们更希望做到人们是被音乐节的品牌吸引,这也得依靠本土品牌去推动中国本土的电子音乐文化成形。

微信图片_20181106121905.jpg

(ISY中民文化副总裁Fay Wang发言)

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市场与西方市场是截然不同的。Rosanne谈到其中差异特别大的是中国观众保持高关注度的时间很短,Paul也说道因此对于艺人来说,长时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成为了比较困难的事,国外艺人想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拥有自己的特色,不仅是把作品带到中国,而是加入一些适合中国观众的内容,专注于化解文化差异,适应中国的社交媒体,让这些作品能够更广泛地在中国传播。

 

Robin还提到,对于一个音乐人来说,品牌化也是很重要的,C-POP和K-POP的受到人们的喜爱就是很好的例子,如何包装艺人和音乐也是这个市场很看重的一点。


微信图片_20181106121908.jpg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让不少观望中国市场的人产生了恐惧,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观众不仅只对商业或者主流的音乐风格感兴趣,这是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市场。


众所周知,麦爱文化一直致力于海外市场的引入与输出,连续两年参与ADE论坛,为国内不断引进新的电音潮流文化,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电子音乐文化。麦爱文化创始人&CEO宋洋也表示,未来麦爱将更加专注于中国的电音文化领域的发展,打通电音产业链,运用前沿的理念,借助电音基地、电子音乐节、新媒体创作等方式,将科技、游戏、影视等与电音文化相结合,诠释出新型的、全方位、跨文化的运作模式,大力推动电音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181106121911.jpg

欢迎更多的国际音乐节品牌入驻中国,推动电子音乐文化的发展,也期待各大厂牌与艺人与中国合作,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产出多样的音乐作品。